NEWS / 新闻中心
Impac红外测温仪为什么要分波长?如何匹配不同温度材料的辐射特性
来源: | 作者:上海明策 | 发布时间: 2025-09-19 | 2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Impac红外测温仪和其他品牌的红外测温仪不一样,分波长(或者说波段)主要是出于以下几个关键原因,这些都是红外测温技术的基本原理:

1. 匹配不同温度物体的辐射特性:

  • 维恩位移定律 是核心原理。简单来说,物体的温度越高,它发出的红外辐射能量的峰值波长就越短。

    • 低温物体(如人体、常温物体): 辐射的红外线主要集中在 长波 范围(例如8-14μm)。

    • 中温物体(如热金属、玻璃): 辐射的红外线向 中波 移动(例如3-5μm)。

    • 高温物体(如熔融金属、火焰): 辐射的红外线会更偏向 短波 (例如1.0μm, 1.6μm, 2.3μm)。

  • 为了最准确地捕捉到被测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信号,就需要选择一个与该温度范围下辐射峰值相匹配的波长。如果波长选择不当,接收到的信号就会很弱,测量精度就会大大降低。

2. 规避大气和环境的干扰:

  • 我们周围的空气中含有水蒸气(H₂O)和二氧化碳(CO₂)等气体,它们会吸收特定波长的红外线。

  • 为了让测温仪能够“看清”目标物体,就需要选择那些大气吸收较弱的波段,这些波段被称为 “大气窗口”。最常见的“大气窗口”就是 3-5μm8-14μm

  • 如果测量的距离很远,或者在潮湿、多尘的环境中,选择合适的“大气窗口”就显得尤为重要,否则测量结果会严重偏低。

3. 针对特定材料的测量需求:

  • 不同材料对红外线的发射、反射和透射特性不同,这被称为 发射率。选择合适的波长可以更好地应对不同材料的测量挑战。

  • 测量金属: 金属在高温下,短波长的发射率更高且更稳定。因此,测量高温金属时,通常会选择短波长的红外测温仪(如1.0μm或1.6μm),这样可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,并且受发射率变化的影响更小。

  • 测量玻璃: 玻璃在长波(8-14μm)下是不透明的,可以准确测量其表面温度。但在中波(约5μm)下,玻璃是半透明的,可以测量其内部或熔融状态的温度。

  • 测量塑料薄膜: 某些薄膜在特定的中波波段(如3.43μm或7.9μm)有很强的吸收峰,使用这些特定波长的测温仪可以准确测量薄膜的温度,而不会受到背景辐射的干扰。

  • 测量火焰: 火焰中的CO₂在4.5μm附近有强烈的辐射,因此可以使用这个波长的测温仪来专门测量火焰的温度。

总结来说,Impac红外测温仪分波长的目的就是为了“对症下药”:

  • 测什么温度,选什么波长。

  • 在什么环境下测,选什么波长。

  • 测什么材料,选什么波长。


  • 通过精确地选择工作波长,Impac红外测温仪可以为各种复杂的工业及科研应用提供高精度、高稳定性的温度测量解决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