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WS / 新闻中心
Inframet DT system:红外热像仪MRTD,SiTF,NETD,MTF常规测试
来源: | 作者:上海明策 | 发布时间: 2025-09-04 | 27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热成像仪的参数多达上百种,要全部测完,既不现实也没必要。事实上,即便是专业测试人员,也只会关注其中一小部分核心参数,绝大多数参数的定义和测试方法甚至不为人知。在实际操作中,我们之所以只测量少数几个关键参数,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:

首先,一些参数的“代表性”极强,足以涵盖其他参数的功能。

MRTD(最小可分辨温差) 是最重要的参数之一。它同时反映了热成像仪的温度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,是多个国际公认的测试标准中唯一强制要求的参数。因此,许多测试团队会将监控类热成像仪的测试简化为只测MRTD,而像MDTD、TOD这类主观参数则很少涉及。

MTF(调制传递函数) 也是同理。几乎所有的图像分辨率参数都与MTF相关,只要测定了MTF函数,其他分辨率指标便可推算得出。因此,分辨率测试通常就简化为测量MTF。

其次,出于对复杂度和效率的权衡,人们倾向于选择更简单、直观的参数。

例如,3D噪声模型虽然能最详尽地描述图像噪声,但其概念复杂,结果难以解读。因此,绝大多数用户和制造商更青睐于测量NETD(噪声等效温差)、FPN(固定模式噪声)和非均匀性这类更简单易懂的参数。

同样,在测量响应参数时,通常也只测量SiTF,因为它已足够用于计算后续重要的噪声参数。

此外,测试需求也决定了参数的选择范围。

不同用途的设备关注点不同。监控型热成像仪和测量型热成像仪的表征参数差异很大。因此,专门测试监控设备的团队,无需了解测量精度、热稳定性等专用于测量型设备的参数。

一些参数的稳定性高,无需频繁测试。例如,光谱参数对设备性能影响不显著,且通常不随时间变化。除了制造商在研发阶段会进行测试外,用户基本不会接触。

总而言之,无论是制造商还是最终用户,测试所有参数都是没有必要的。选择哪些参数,完全取决于测试的目的。

对于用户,测试的核心是验证性能,确保设备能满足监控需求。由于MRTD与有效监控范围直接相关,用户的测试通常就只包含这一项。

对于制造商,测试的目的更为复杂,既要验证产品质量,也要发现设计和生产中的问题以便改进。考虑到生产线上的时间限制,他们通常会选择测量MTF、NETD、FPN等核心指标,再对产品进行抽样,进行更耗时的MRTD测量。


测试层级的划分

基于不同的测试需求,我们可以将测试分为三个层级:

1. 基础级 (Basic Level)

适合对象:初学者或只需要快速验证设备质量的用户。

目的:简单、快速地判断所购设备是否合格。

2. 标准级 (Typical Level)

适合对象:需要深入了解设备细节的高级用户,或进行出厂质量控制的制造商。

目的:获取详细性能信息,例如通过性能衰退来预测设备寿命、优化生产线等。

3. 扩展级 (Extended Level)

适合对象:顶尖制造商的研发团队。

目的:为产品设计和改进提供最详尽的数据支持。特别是当设备不仅用于人工监控,还将作为自动目标识别(ATR)系统的一部分时,这一级别的详细测试尤为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