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成像仪通过探测物体的红外辐射生成图像,但在成像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噪声的影响。这些噪声不仅降低图像质量,还限制了系统对低对比度目标的探测能力。因此,噪声表征成为热成像仪性能测试中的核心环节。
热成像仪的噪声一般分为:
时间噪声(Temporal Noise):表现为同一像素随时间波动的信号噪声。
空间噪声(Spatial Noise):表现为不同像素之间响应不一致而产生的图像不均匀。
热成像仪噪声表征方法及Inframet测试系统能力分析
摘要
热成像仪在军事、安防、工业检测和医疗等领域应用广泛,其性能优劣直接受噪声水平影响。准确表征和测量噪声参数,是热成像技术发展和产品比对的重要基础。本文概述了热成像仪主要噪声参数的定义及测量方法,并结合最新研究,分析了Inframet公司DT测试系统在噪声表征方面的能力,以及目前行业面临的标准化挑战。
1. 热成像仪噪声表征的重要性
热成像仪通过探测物体的红外辐射生成图像,但在成像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噪声的影响。这些噪声不仅降低图像质量,还限制了系统对低对比度目标的探测能力。因此,噪声表征成为热成像仪性能测试中的核心环节。
热成像仪的噪声一般分为:

2. 主要噪声表征参数


目前用于描述热成像仪噪声的典型参数包括:
2.1 噪声当量温差(NETD)
NETD是热成像领域最经典的噪声指标,用于衡量热成像仪在检测微小温差时的灵敏度。它定义为目标与背景之间产生单位信噪比所需的最小温差。NETD越小,表示热像仪探测微弱热差的能力越强。
然而,根据论文《Critical review of present day methodology of characterization of noise of thermal imagers》指出,尽管NETD历史悠久,但其定义和测量方法在不同厂商、研究机构甚至不同文献中存在较大差异。文献统计显示,NETD的噪声定义存在至少五种不同的数学表达方式。这种差异导致同一台热像仪的NETD测试结果,可能在不同实验室间产生高达50%以上的差异。
2.2 固定图案噪声(FPN)
FPN描述热成像仪在输出图像中,存在不随时间变化的空间噪声模式。它源于探测器阵列的制造缺陷或电子系统的非均匀性。虽然名为“噪声”,部分学者更倾向将其归类为非均匀性。类似于NETD,FPN的定义与测量方法同样存在术语混乱的问题,例如在某些场合被称为“空间NETD”或“IETD(非均匀性等效温差)”。
2.3 三维噪声模型(3D Noise Model)
为更深入刻画热成像仪的噪声,美国NVESD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了3D噪声模型。该模型将噪声细分为七个组成部分,包括:
随机时空噪声
时间行噪声(条纹噪声)
时间列噪声(雨滴噪声)
随机空间噪声
固定行噪声
固定列噪声
帧间噪声
这一模型能更加细致地识别热成像仪噪声来源,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噪声表征方法。但遗憾的是,NVESD虽提出了理论框架,却没有形成统一、详细的国际标准,导致实际应用中各测试团队测量结果依然存在较大差异。
3. 噪声测量方法与挑战
尽管各噪声参数定义不同,但其测量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:
测量成像仪响应度(SiTF)
通过不同温度的黑体源,获得热像仪输出信号与输入温差的线性关系。
采集视频序列
录制热像仪观察均匀黑体时的图像序列,帧数通常需≥100帧。
噪声数据分析
从采集的视频数据中,提取对应噪声参数。不同参数会有不同的处理算法和滤波策略。
计算噪声指标
将噪声数据与SiTF比值,换算为NETD、FPN或3D噪声模型的具体数值。
挑战:
如论文所述,即使硬件设备具备高精度,以下因素仍导致各测试结果差异巨大:
4. Inframet DT系统在噪声测试中的能力


Inframet作为论文作者所在的公司,是国际知名的红外测试设备制造商。其DT系列测试系统广泛应用于热成像仪性能评测,包括噪声测量方面。
4.1 硬件能力
Inframet DT系统具备以下优势:
高精度黑体源:温度稳定度可达mK级,满足NETD等精密测量需求;
多测试模式支持:支持准直、泛光、聚焦等多种测试模式,满足不同产品和应用场景;
数据分析软件完备:可自动处理视频序列,计算SiTF、NETD、FPN及3D噪声模型;
溯源能力强:测试结果可追溯至NIST或欧盟计量机构标准。

4.2 存在的限制
尽管Inframet DT系统在硬件与软件层面均可满足噪声测量的技术需求,但论文指出,噪声测试的一致性问题并非硬件性能不足所致,而是源自行业缺乏统一标准。因此:
更多技术问题,请联系上海明策电子技术工程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