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WS / 新闻中心
激光金属沉积(LMD)小区域熔池温度测量:Impac IGAR 12-LO双色测温仪
来源: | 作者:上海明策 | 发布时间: 2025-04-07 | 30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改进镍基高温合金激光金属沉积(LMD)的双色高温测量法工艺控制

研究目的
本研究旨在通过双色测温仪测量法(Two-colour Pyrometry)优化激光金属沉积(LMD)技术在镍基高温合金(Inconel 718)加工中的工艺控制,探究熔池温度及冷却速率对沉积层几何形状、微观组织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,以提升航空发动机关键部件(如涡轮叶片)的修复与制造质量。


关键方法

  1. 实验装置

    • 激光系统:采用1 kW Nd:YAG激光器(波长1064 nm),通过光纤传输至同轴沉积头,聚焦光斑直径1.95 mm,高斯能量分布。

    • 粉末输送:Sulzer Metco Twin 10C送粉器,氦气作为载气和保护气体,防止氧化。

    • 运动控制:CNC数控平台实现三维精准移动,支持多层多方向沉积。


  2. 温度监测

    • 双色高温计(Impac IGAR 12-LO MB22):基于1.28 µm与1.65 µm双波长比值测温,范围550~2500℃,测量频率10 ms,光斑直径0.8 mm。


    • 校准与抗干扰:通过实验标定Inconel 718的发射率斜率K=1.1425,并加装1064 nm陷波滤光片消除激光干扰。

  3. 工艺参数分析

    • 调控激光功率、扫描速度、送粉速率及层间冷却时间,结合实时温度数据优化热输入与冷却速率。

    • 分析沉积层形貌(高度/宽度)、稀释率(<5%)、微观组织(晶粒尺寸、析出相)及电化学腐蚀性能。




  1. 熔池温度与工艺稳定性

    • 双色高温计可实时监测熔池温度波动(典型值1400~1600℃),识别过热或熔合不良区域,减少气孔和裂纹缺陷。

    • 温度反馈控制优化了激光-粉末-基体相互作用,确保冶金结合与低稀释率(<5%),实现高精度薄壁结构(如0.3~1 mm层厚)。


  2. 冷却速率对微观组织的影响

    • 快速冷却(如层间间隔缩短):细化γ基体晶粒(平均尺寸<10 µm),抑制δ相(Ni3Nb)析出,提升高温蠕变抗力。

    • 慢速冷却:导致晶粒粗化及Laves相(富Nb脆性相)形成,降低力学性能。

  3. 耐腐蚀性能

    • 优化的冷却条件(平均冷却速率>100℃/s)使沉积层在3.5% NaCl溶液中腐蚀电流密度降低至2.1×107A/cm2,较传统焊接提升40%,接近锻造Inconel 718水平。

  4. 几何一致性

    • 温度闭环控制下,薄壁沉积的宽度偏差<±0.1 mm,表面粗糙度Ra<5μm,满足航空部件修复的尺寸公差要求。



双色高温测量法为LMD工艺提供了高精度、抗干扰的实时温度监控手段,显著降低了镍基高温合金加工中的热输入波动风险。

  1. 通过调控熔池温度与冷却速率,可定制沉积层微观组织,平衡力学性能与耐腐蚀性,为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(如涡轮叶片、燃烧室)的增材制造与修复提供可靠工艺方案。

  2. 该研究验证了LMD结合先进传感技术在高端工业应用中的可行性,推动航空航天领域向高效、低成本的数字化制造转型。